“電商下半場:遠近融合與增量創造”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7月16日,由中國市場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承辦的“電商下半場:遠近融合的大消費平臺與消費的增量創造”專家研討會成功舉行。來自學界、業界及媒體的多名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近場電商熱潮背后的深層邏輯、經濟影響與政策建議。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院長、研究員何德旭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消費正加速向個性化、體驗化、品質化轉型,情緒價值消費與興趣消費日益成為主流。消費者關注的不僅是商品本身,更重視消費帶來的情感滿足與體驗價值,這種新型消費趨勢將在擴大內需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市場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研究員夏杰長指出,當前我國電商發展正步入“下半場”,呈現出“三融合”的結構性演進趨勢,即遠場與近場的融合、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商品與服務的融合。
在“行業聲音”環節,淘天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研究中心主任徐飛提出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擴內需、促消費的突破口。以淘寶閃購為代表的新型服務業電商,是傳統電商走向新型電商的模式創新,可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形成電子商務領域實物類消費和服務業消費雙輪驅動。
餓了么合生匯站騎手王志強結合自身經歷感受到平臺促銷活動帶動外賣單量激增,騎手日均從送30單增加到45單,6位單王騎手月收入超過3萬元,不僅吸引老騎手回歸,也吸引大量新入行者。
“一心飯團”餐飲品牌經理孫菲表示,受平臺補貼刺激影響,5月份之后,所有老門店訂單增長25%—30%,主要來自外賣。此外,門店客單價基本上沒有變化,穩定在5%以內的微小趨勢。訂單數量的增加,使店內員工的工作量加大,為適應新變化,“一心飯團”不僅適當擴招部分門店服務人員,還普漲了所有線下門店員工的基本工資。
在“專家觀點”環節,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指出,這輪消費現象,是一個“大消費市場”的概念。“大消費”可以用大數據和算法幫助商家洞察消費者需求,能夠普惠性地幫助中小企業和欠發達省份的商家。大消費模式下,平臺和商家不是分蛋糕,而是找增量、做蛋糕的過程。從大消費的邏輯來看,隨著電商生活化、商品品類擴展至非標品,以及消費者對即時滿足的需求上升,即時零售作為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電商形態和形式,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增量,實現從送餐走向“送萬物”,實現從流量競爭到消費增量。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約高級研究員龔強認為,閃購大戰的本質是由技術創新推動的市場需求精準匹配,是創造需求、優化供給的必然趨勢。他強調,多平臺競爭為商家與騎手提供更多選擇,并希望這次補貼活動能夠成為電商行業從流量競爭到品質競爭,繼而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提出“便捷經濟”概念。他認為,這次電商領域的閃購模式,是消費領域的“便捷革命”,讓大家看到了“便捷經濟”的發展前景。“部分人擔心這次補貼一旦減弱,消費是不是也就沒有了。實際上這個擔心沒有必要,因為消費者對便捷性的需求是具有長期性的、會越來越旺盛。”王勇說。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研究員王惠敏認為,年輕一代消費者消費理念的變化支撐了即時零售業態的持續發展。當前的補貼活動,也是物流、供應鏈管理、研發創新的推動結果。她建議政府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和設施的建設,為各環節的創新提供必要的支撐。同時,建立商品質量監管體系,利用數字技術對商品進行智能審核,實現降本增效。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指出,補貼一方面有利于擴大消費潛力,另一方面能塑造消費習慣,網約車、內容電商都是這樣塑造起來的。不管補貼力度是否可持續,但是這種業務形態和消費者的行為肯定是可持續的。補貼給耐用品,可能存在囤貨和“黃牛”的問題。而補貼給餐飲和新服務消費,都會立竿見影地顯現出對消費的拉動效果。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數字經濟與平臺競爭研究中心主任曲創聚焦平臺競爭,認為多平臺密集入局,是當下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下企業長期技術積累的自然爆發,展現出來的市場活力。他表示,消費者有正常價格的預期,補貼活動結束后,并不會給商家原有的商品價格體系帶來沖擊。只要商家到手的收入不降低,騎手收入增加,消費者得實惠,三方都沒有壞處,那平臺補貼就是正當的。消費補貼既可以彌補地區差距,也可以讓所有收入群體都受益。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認為,消費需求驅動,是閃購模式爆發的根本原因。價格吸引力、選擇豐富性、便利性、情緒價值滿足,在這些需求的交叉點上,閃購模式恰好找到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挖掘和填補了傳統電商和到店消費之間的一個空白領域,肯定是有生命力,潛力很大。從產業發展初級階段特征看,政策層面應該鼓勵投入,鼓勵創新,監管的作用只是守住底線,把市場競爭的空間留給企業。
“外賣補貼活動沒讓整體收益下降,沒讓消費者福利下降,沒讓騎手收益下降,不是內卷式競爭。”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總結道。
他同時建議,政府應理性看待補貼的問題,自上世紀平臺經濟出現,以補貼等方式進行的競爭一直是平臺經濟競爭的常態。建議政府可以督促平臺完善補貼機制,政府要守住風險的底線,只要沒有觸碰到底線,就讓市場自由競爭,不要干預微觀主體的行為。國家也可以實施消費補貼政策,促進行業從商品電商到服務電商的發展。
夏杰長在作總結發言時表示,即時零售等新模式正成為彌合地區差距、擴大就業、優化服務與提升零售效率的重要引擎。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遠近融合的新業態不僅為我國消費市場注入了新動能,也對政策制定、產業升級和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學界、業界和政府需加強協同,共同促進電商下半場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多類目零傭金!抖音生活服務五項舉措助力優質零售企業實體經營
為進一步助力實體零售業發展,降低零售商家經營成本,激發抖音用戶線下消費,4月29日,抖音生活服務針對優質零售商家,推出五項扶持舉措。